宁阳县东疏镇大伯集村:传承红色文化 助推乡村振兴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0日讯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公布的第一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名单中,宁阳县东疏镇大伯集村成功入选。记者了解到,红色文化特色村,是指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的,村域内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得力,红色文化突出、传承弘扬有力、展示运用得当的行政村(社区)。
大伯集村党支部书记郜建国介绍:“全村共586户,2206人,党员64名。主导产业为农业种植和红色旅游项目,2021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74万元。曾是宁阳城西闻名遐迩的古集古会,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牢固的群众基础孕育了悠久的红色文化。”
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代司令、代政委、代前委书记粟裕将军率部进驻大伯集,在崔家大院设立“攻济打援”指挥部,指挥了人民解放战争中第一个攻坚大城市的济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并在此向中央军委提出了进行淮海战役的战略构想。大伯集作为“攻济打援”指挥部所在地、淮海战役构想策源地,而光荣地载入史册。为今天的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旅游发展留下了珍贵的红色遗迹,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2021年,东疏镇成立大伯集“红色文化”挖掘工作专班,打造红色文化展厅和文化长廊,以“斗胆直陈 改变战局”“挥师北进 进驻大伯”“攻济打援 鏖战泉城”“策源淮海 逐鹿中原”“伟大胜利 红色回忆”“人民支前 鱼水情深”几大主题为轴,全面展示了粟裕将军入驻大伯集前后中国解放战争的进程、伟大战役和历史意义。自今年7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攻济打援指挥部纪念馆吸引着参观学习的队伍纷至沓来,共迎接县内外学习调研100多批次,轮训干部群众1万人次,成为了周边地区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场所,红色文化的打造让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迸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走上了红色旅游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近年来,村党支部立足资源优势,做好红色文章,以红色文化凝聚乡村奋进力量,打造乡村振兴品牌。在挖掘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一步,大伯集村将把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红园广场、时光轴建设,设计作战室、机要科、通讯班、炊事班、警卫连等景点,增加游览趣味性和体验感,打造亮点突出、竞争力强的红色文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筑梦新时代 红色大伯集”红色名片。力争成为在全市有影响力的“研学游”革命教育基地,让红色文化在发挥凝聚人心、激励自信的精神价值的同时,能够在富脑袋、鼓口袋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