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振兴服务网讯(王志勇 张中奇 通讯员郭昌 马瑜)
喜看稻田千层浪,又是一年丰收时。近日,位于汉台区河东店镇张寨村的青禾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迎来秋收美景,秋风拂过沉甸甸的稻谷,掀起滚滚稻浪,稻香扑鼻。在蓝天白云映衬下,起伏的山坡、周边乡村构成了一幅绚烂的田园画卷。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串串饱满的稻穗被收割机“吞”进去,一粒粒金黄的稻谷尽入“囊中”。
合作社负责人王明华站在田坎边指挥着农用车转运稻谷,谈起收成,他喜笑颜开,“今年我们合作社总共种了3000亩水稻,还帮助农户代育代插了2000亩左右,收成很好!眼下正趁着天晴抢收这一片优质稻‘美香占2号’。”
该合作社是一家全程机械化的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地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其中,由专人对土地进行统一管理。“原先我们育秧、栽秧、收割都是人工,又慢又累人,现在全程机械化,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还提高了效率。特别是近两年,在汉中市农技中心技术专家的科学指导下,我们合作社统一品种、统一标准化栽插、统一技术管控,现在的水稻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很大地提升。”王明华坦言。
今年汉中7月和8月份出现极端干旱天气,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技术人员奔赴多地调查水稻旱情,及时发布《粮食作物抗旱减灾技术措施》《当前水稻田间管理指导意见》等技术措施,全力为抗旱田管提供技术支撑。“今年虽然受到旱情影响,但我们加强田管和病虫害防治,粮食收益不减,平均亩产估计可以达到1200斤。前两周测产最高的田块能达到697.1公斤。眼下最主要的就是及时收割、晒干。”看着满箱稻谷,王明华深感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带来的切实好处。
近年来,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积极探索“标准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的新思路,以科技力量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依托水稻产业体系技术成果,因地制宜示范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普及高产优良品种,大力推广水稻“两增一控”“两防一喷”技术,深度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融合,汉中市建设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35.71万亩,推广“两增一控”62.65万亩、“两防一喷”86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61.3%。
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中国饭碗”才能越端越牢。中心水稻技术团队将持续以推进绿色水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总抓手,坚持科技服务全覆盖,打造国家级绿色生态水稻示范基地,为百姓提供放心、健康的稻米,努力让水稻产业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大特色产业。
责编: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