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振兴服务网讯(王志勇 通讯员 李小军 杨春梅) 清风徐来,暖阳斜照,居民三五成群漫步在“向阳—奋斗”口袋公园中,享受着惬意时光...“近年来,陕西省南郑区圣水镇辖区813有了大变样,环境越来越美了,居民休闲的去处越来越多了,文化气息也越来越浓厚了,这是南郑区圣水镇领导班子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圣水镇的这些变化只是该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
优化基础设施,提升服务的“硬”实力。
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先行。南郑区圣水镇先后投资6530万元实施集镇道路“白改黑”、集镇污水管网改造、便民市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汉黄公路改造,村道硬化改扩建,新建汉桂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体中心,持续优化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家园品质、提高群众生产生活质量,让家园从宜居迈向“乐居”。
打造口袋公园,传递家门口的“微”幸福。
小小方寸间,满满幸福感。圣水镇充分利用闲置地、拐角处的边角地等零星空间,围绕“微改造、精提升”,坚持“好看+好用”、“景观+功能”、“硬件+软件”,配备休闲、健身等设施,融入文化元素,先后投资240余万元建设口袋公园8个,将“零碎地”变成“金角银边”,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让家园更美好,群众更满意。
镌刻三线印记,凝聚群众的“心”力量。
文化润人心,无声胜有声。圣水镇坚持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以文化凝聚民心民智,深入挖掘辖区三线建设历史文化,在汉黄路沿线打造三线文化墙,绘制三线文化彩绘,分为“响应号召下基层”、“轰轰烈烈搞建设”、“传承精神担使命”等模块,真实还原了三线建设场景,全面展现了三线精神,引起了群众的强烈共鸣,凝聚了发展奋进的强大力量。
责编: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