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振兴服务网讯(吴友伦 通讯员 周礼学)家住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的徐智凤,却被相隔20余公里外晏坝镇群众亲切地称为“徐大姐”。之所以与晏坝镇结缘,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因为好茶,痴迷于茶叶。”
2016年6月,徐智凤陪朋友来晏坝镇考察项目,途径胡家沟村,便被两山夹一川的撂荒地吸引了。“我是大山里的娃,祖祖辈辈都以土地为生,眼看着那么好的土地荒芜,长满了碗口粗的树,太可惜了。”她感慨地说。
因为她有种茶经验,胡家沟村又处于富硒带,自然风景,水源湿度都适合种茶。回城以后,徐智凤就开始筹划流转土地,请工人整理撂荒地,一年后,茶园便开始投工建设,2016年12月,注册成立安康市汉滨区康聚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此开启了种茶之路。
徐智凤在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提升,她先后多次和公司的青年中坚力量参加汉滨区农业农村局和乡村振兴局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育,系统学习茶园绿色高效管理技术、绿茶红茶加工、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茶叶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及农产品短视频直播电商全流程等知识。她清楚认识到,作为新型职业农民,要想把茶叶做大做强做出品牌,不但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市场营销手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农产品安全卫生等知识,还要具备市场信息采集与分析能力、农产品品级鉴定、农产品储藏运输和财务管理等多种技能。几年来,通过专业技术学习和外出观摩交流,徐智凤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打开了思路,不仅对本地本土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对开放先进城市的管理消费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她的辛勤耕耘下,2020年,1200亩茶园迎来建园后的第一次采摘。不到3年,已辐射带动茶产区3000亩,如今企业内已有制茶专家2名,茶技师3名,茶艺师2名,建成茶厂1座,占地1400平方米,配套绿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1条、冷库1个、库容量200吨,成品库、化验室等配备齐全。
“企业之道,始于责任。”在晏坝镇经营茶园期间,她用心照料着每一株茶树,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茶苗茁壮成长,7年的辛苦付出,终于初见成效。每每看到荒山变茶山,春天茶园里的茶树争先恐后地冒着新芽,茶农们头戴斗笠、身挂竹笼在茶园里采摘茶叶……一幕幕美轮美奂的乡村采茶图,令徐智凤心潮澎湃、激情难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越来越喜爱茶叶,也更加热爱这个行业。经过不懈努力,她注册的“秦仙林”茶叶先后通过绿茶、红茶绿色食品认证,荣获第二届陕西安康“硒水鉴茶”特等奖,连续两次荣获安康富硒茶名优茶大赛“绿茶银奖”“红茶银奖”,“陕茶一号仙毫”荣获亚太茗茶“特别金奖”。
这些年来,徐智凤的企业累计带动当地村民175户360人走上增收致富路,先后被授予安康市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市级龙头企业、产业扶贫先进单位,被群众誉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荣誉和成就不是她的目标,而是化之为动力的起点,她时刻提醒自己要紧跟时代步伐,发展一方产业,带动一方致富。“扎根深山7年,是亲人对我的鞭策鼓舞,是客户对我的信赖鼓励,我要把茶产品做精做优,让茶旅兴农、助农、富农,不断提质增效,带领当地更多的群众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徐智凤的眼中充满光亮,也充满着向往和憧憬。
责编: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