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报指南,国家扶持项目申报指南 - 中国乡村振兴服务网(官网)
返回
中国乡村振兴服务网资料下载 • 正文

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扶持项目申报指南

本网的主要业务是联系发改、财政、农业、生态、科技、文旅等部委的扶持项目和政策资金,协助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接谋划落地,做好调研申报、考察评审、规划入库、答辩审批等“绿色直通车”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目录

11发改

111特色小镇

112新型城镇化

113农村综合改革

114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12财政

121田园综合体

122五好两宜和美乡村

13农业

131-1现代农业产业园

131-2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132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133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34-1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134-2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

135-1乡村振兴示范县 

135-2乡村振兴衔接推进区

136农业产业强镇

137农业基础建设

种业提升 数字农业 科技创新

高标农田 面源治理 资源利用

138种植养殖加工

道地药材 设施农业 连体温室 

生态农场 健康养殖 农产加工

海洋牧场 奶业提升 一村一品 

139冷藏物流市场

冷藏保鲜 冷链物流 市场建设

农业国际贸易 联网+农产品 

14环境

141生态保护修复转化

eod模式 生态价值实现

142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

143美丽乡村/美丽中国

15资源

151国储林/碳汇/林下经济

15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16科技

161农业科技产业园

162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163新质生产力产业园

164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165返乡入乡创业园

17文旅

171综合研学基地

172休闲农业重点县

173中国休闲美丽乡村

174中医药文化综合体

175文化旅游综合体

176文化产业赋能试点县

177文化旅游产业园 

178国家文化体育公园

18其他

181综合防灾能力建设

182清洁能源/光伏风电

183龙头/高新企业/合作社

184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

185数字乡村

186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187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

188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

189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 

----------------------------

11发改

111特色小镇

【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 【申报时间】4-5 【申报主体】县政府+企业【激励政策】资金支持 。【项目要求】(1)土地达标:规划占地1-5平方公里(5000亩为宜),首选一般农用地,其中建设用地0.5平方公里(800亩)以上。有土地使用证、规划许可证(至少要有县级建设用地达标会议纪要),可放宽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2)产业支撑:小镇要有主导产业作为支撑。低空小镇还要有跑道、空域、培训等条件。(3)环境良好:小镇区位、生态、文化、安全状况良好。(4)政府授权:县政府要授权某企业作为小镇运营公司,能够逐级组织会议,盖章备案,上报材料。(5)资金充足:政府和企业均无债务风险,运营公司要有充足的小镇调研申报、考察评估、规划入库、认定审批的公关运作经费和开工建设资金。(详见《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可同时申报新型城镇化、校外实践基地。 

112新型城镇化

【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住建部 【申报时间】3-4 【申报主体】地市、县政府【激励政策】中央财政资金1000-5000万元不等。【项目要求】重点支持领域: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2、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3、县城补短板强弱项。4、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县城新型城镇化重点支持:1、县城产业配套设施建设。2、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3、公共服务设施完善。4、环境基础设施提标扩能。2025 年,国家推出了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特色产业培育专项,重点聚焦龙头企业的产业化项目建设,按照批复固定资产投资的 20% 安排专项资金。

113农村综合改革

【主管部门】财政部农业司 【申报时间】3-4 【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每个试点给予 1 亿元奖补资金。 【项目要求】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在确定的试点试验区域内,依托项目建设和运行载体,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数字乡村,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乡村治理,积极探索 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机制和模式。

114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 【申报时间】7-8 月 【申报主体】地市、县政府 【激励政策】5000万元。【项目要求】当年创建、次年认定。 1、优先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2、具备较好的产业融合发展基础或特色产业优势;3、思路清晰、定位明确,用地符合规划,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12财政

121田园综合体

【主管部门】财政部农业司 【申报时间】5-6 【申报主体】县政府+企业【激励政策】三年,每年 6000-8000 万。 【项目要求】1、定位准确、基础条件、生态环境良好、政策措施有力、投融资机制明确、 带动作用显著。2、不予立项的六类情况:以非农业产业为主导产业;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违反国家土地法规;举债搞建设;大拆大建、盲目铺摊子等情况。国家级试点:北京、黑龙江、吉林、山东、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海南;省级试点:内蒙古、湖南、云南。可同时申报农文旅康类综合体、产业园。

122五好两宜和美乡村

【主管部门】财政部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县、镇政府【激励政策】中央奖补约2亿元+省级配套资金。【项目要求】1. 创建周期:2年。2. 实施主体:县级行业部门、镇级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村集体/企业/合作社等。3. 实施范围:集中连片、边界清晰、相对独立的2个乡镇或10行政村。4. 投资总额:<10亿元。可同时申报农村综合改革试点。

13农业

131-1现代农业产业园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 【申报时间】2-3 【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亿元。(创建下发 30%,评估安排 30%,认定后下达剩余) 【项目要求】1、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原则上数量为 1个,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比重达 50%以上。2、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已制定产业园专项规划。3、高标准农田占比高,机械化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4、绿色发展成效突出,生产标准化、质量可追溯。5、园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原则上应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30%。可同时申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科技园、种业繁育基地。

131-2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改委【申报时间】7-8月【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1000万。

132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申报时间】3-4 月【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5000万。

133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主导,会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六部委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资金支持。【项目要求】1、产业竞争力突出,产量或产值在全国同级地区位居前列。2、市场建设有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协调推进。

134-1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3-4 【申报主体】县政府 【激励政策】资金支持。【项目要求】1、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2、实现农药化肥使用负增长。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分别达到 70% 83%以上。3、近两年农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不低于97%;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比例达到10%以上。

134-2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申报时间】3-4 【申报主体】县政府 【激励政策】3000万元。【项目要求】1、畜禽粪肥资源有保障。具有一定数量的畜禽养殖,畜禽粪污产生量大,粪污处理设施正常运转。2、种植产业优势明显。当地粮食和经作种植面积较大,种植主体有施用有机肥的传统,用于消纳畜禽粪肥的耕地或园地在 10 万亩以上。

135-1乡村振兴示范县

【主管部门】乡村振兴局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3000万。

135-2乡村振兴衔接推进区

【主管部门】国家乡村振兴局、财政部【申报时间】3-4月【申报主体】县政府(振兴局)【激励政策】5000万元,当年支持。【项目要求】衔接示范区面积一般不低于10个行政村、不低于5000亩,核心区面积不低于规划面积的20%,且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和发展潜力。

136农业产业强镇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申报时间】2-3月【申报主体】县、镇政府【激励政策】1000万元。(分2年奖补) 【项目要求】1、确定 1 个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东、中、西部产值应分别达到 2 亿元、1.5 亿元、亿元。2、东、中、西部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分别达到 211.811.6 上。3、城关镇、开发区、街道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所在地不推荐。

137农业基础建设

种业提升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县政府+企业 【激励政策】3000万元。【项目要求】重点支持作物、畜禽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创新、测试评价和制 (种等种业关键环节能力提升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海南、东北、新疆。国家制种大县和良种繁育基地(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有一定生产规模。杂交水稻2万亩以上,玉米3万亩以上,常规水稻、小麦、花生10万亩以上,棉花1万亩以上,大豆东北地区10万亩以上、黄淮海地区5万亩以上。

数字农业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申报时间】3-4 【申报主体】以县为单位申报,由县农牧渔业局作为建设单位。【激励政策】2000万。

科技创新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科研部门 【激励政策】资金支持。【项目要求】(1)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奖补2000万元。(2)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奖补1500万元。(3)农业科研试验基础设施建设,奖补1500-3000万元。

高标农田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县政府+企业 【激励政策】2000万。

面源治理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县政府+企业【激励政策】5000万。

资源利用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县政府+企业【激励政策】5000万。

138种植养殖加工

道地药材

当地野生原产或传统人工种植品种,量大质优,无农残,标准统一,加工工艺成熟。11万亩以上1个单品。由县政府或大企业牵头,与农户签流转或托管协议。牵头方与我方签订合作服务协议。牵头方做好种植、管理、采收、加工等工作。我方做好回收、补贴、贷款等项服务。

设施农业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县政府+企业 【激励政策】资金支持。【项目要求】分设施种植、设施畜牧、设施渔业、冷链物流、粮食烘干等五类。

连体温室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企业、合作社【激励政策】2000万元。【项目要求】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智慧农业2024-2028 行动计划》,到2028 年底培育1000 家以上数字农业工厂的意见。1、投资主体:央企、政策资金。2、基本要求:一般农田,交通、水电便利,连片方正平坦,无障碍物。联栋温室300+附属用地50亩。3、合作方式:地方出地,我方投资,股份经营,我方协助补贴、订单销售。

生态农场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科教司 【申报时间】4-5 【申报主体】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激励政策】资金、科技、人才等政策倾斜。【项目要求】1、基本要求:登记注册 5 年以上,无不良信用、违法记录,一般农田,集中连片,不小于500亩(家庭农场50亩)。2、环境要求:与污染源距离大于2千米,近5年内未发生过污染事故。生态用地面积应占5%-15%。养殖区与人居区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3、使用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改良土壤,采用综合防控措施处理病、虫、草害及外来入侵物种等。4、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50% 以上,拥有自主品牌,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可同时申报农业工厂、标准化种养示范、研学基地。

畜禽标准养殖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3-4 【申报主体】企业【激励政策】500万元。【项目要求】须符合《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2018—2025年)》确定的创建标准。

水产健康养殖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3-4 【申报主体】企业【激励政策】3000万元。【项目要求】东、中部地区的养殖面积须在2万亩以上、养殖产量须在1万吨以上;西部地区的养殖面积须在1万亩以上、养殖产量须在3000吨以上。

农产加工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7-8月【申报主体】企业【激励政策】资金支持。

海洋牧场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3-4 【申报主体】企业 【激励政策】5000万。

奶业提升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申报时间】3-4 【申报主体】县政府 【激励政策】2000万。

一村一品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每年4-5 【申报主体】行政村、行政镇、社区或街道【激励政策】资金支持。【项目要求】申报的主导产业为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文化。

139冷藏物流市场

冷藏保鲜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企业 【激励政策】2000万。

冷链物流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企业 【激励政策】5000万。

市场建设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企业 【激励政策】5000万。

农业国际贸易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申报时间】10-12月【申报主体】企业 【激励政策】300-7000万。【项目要求】围绕提升出口农产品品质和国际化、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水平,着力补短板、强弱项。

互联网+农产品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工信部 【申报时间】8-9 【申报主体】企业 【激励政策】资金支持

14环境

141生态保护修复转化

eod模式

【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 【申报时间】8-9 【申报主体】地市、县政府【激励政策】10-30亿 。【项目要求】1、地市级及以上政府作为申报主体和实施主体的项目,原则上投资总额不高于50亿元,县级政府作为申报和实施主体的项目,原则上投资总额不高于30亿元。2、生态环境治理与关联产业一体化实施。

生态价值实现

【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 【申报时间】8-9 【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资金支持。【项目要求】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水土大气污染防治、节水排水、生态农旅康体产业开发等,可以申报县区试点或案例。具体可申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光互补、森林康养、中医农业、以竹代塑等项目。

142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

【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 【申报时间】8-9 【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资金支持。【项目要求】重点任务包括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增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

143美丽乡村/美丽中国

【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 【申报时间】8-9 【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5000万元。【项目要求】美丽乡村 2027 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 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 6 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

15资源

151国储林/碳汇/林下经济

【主管部门】国家林草局 【申报时间】8-9 【申报主体】企业 【激励政策】专债10亿  

15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县、镇政府【激励政策】土地收益。【项目要求】以乡镇为单元,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整治腾退的建设用地,用于产业融合发展,节余的建设用地可在省内流转。

16科技

161农业科技产业园

【主管部门】科技部 【申报时间】8-9月份 【申报主体】县政府+企业 【激励政策】资金支持。【项目要求】1、有明确的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龙头企业;2、规划合理, 总面积 1 万亩以上、区块数量不超过2个;3、建有服务平台,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创业服务能力。

162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申报时间】8-9月【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资金支持。

163新质生产力产业园

【主管部门】科技部、工信部 【申报时间】3-9 【申报主体】企业 【激励政策】资金支持。【项目要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和新型储能。可同时申报低空经济产业园。

164返乡入乡创业园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3-4月【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资金支持。

165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3-4月【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资金支持。

17文旅

171综合研学基地

【主管部门】教育部【申报时间】3-4 【申报主体】地市教育局【激励政策】资金支持。【项目要求】教育用地:劳动实践基地200亩,国防教育基地500亩。综合研学基地:一、基本要求: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有闲置旧房12000平方米以上。二、投资主体:央国企,改建投资3000万左右。3、运营单位:政府平台+项目方,成立运营公司。三、研学内容:农耕文化,国防教育。四、建设周期:三个月左右。五、成本效益:当地中小学生20万、每人180元计算,可在1年内回本。六、补充说明:研学基地,也可新建,需500亩一般农田,包括联栋温室300+附属用地50亩,中小学生不低于15万。七、衍生项目:1、国防预科班。2、退役培训班。八、对接流程:当地市教育局发函给中国乡村振兴服务网,座谈交流,签协议,无前期费用。

172休闲农业重点县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休闲农业处 【申报时间】4-5月份 【申报主体】县政府 【激励政策】资金支持。

173中国休闲美丽乡村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申报时间】7-8月【申报主体】行政村【激励政策】资金支持。

174中医药文化综合体

【主管部门】文旅部、中医局、经贸委 【申报时间】2-3 【申报主体】县政府+企业 【激励政策】资金支持 。【项目要求】规划占地2000亩,建设用地100亩。是一个集种植基地、文化展示、旅游体验、康养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175文化旅游综合体

【主管部门】文旅部【申报时间】2-3 【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资金支持 

176文化产业赋能试点县

【主管部门】文化旅游部 【申报时间】7-8月【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资金支持。

177文化旅游产业园 

【主管部门】文旅部【申报时间】2-3 【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资金支持 

178国家文化体育公园

【主管部门】文旅部【申报时间】2-3 【申报主体】县政府 【激励政策】资金支持 

18其他

181综合防灾能力建设

【主管部门】应急部【申报时间】8-9月【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2000万。

182清洁能源/光伏风电

【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 【申报时间】8-9 【申报主体】企业 【激励政策】资金支持。

183龙头/高新企业/合作社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企业【激励政策】贴息贷款。【项目要求】总规模要求(东部1.5亿以上、中部1亿,西部5000万)固定资产(东部5000万以上,中部3000万,西部2000万以上)年销售收入(东部2亿以上,中部1.3以上,西部6000万以上)全年资产负债率低于60%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主管部门】科技部 【申报时间】7-8 【申报主体】企业、合作社【激励政策】资金支持。【项目要求】中央财政通过现有资金和政策渠道,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成果转移转化等。

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9-12月【申报主体】合作社【激励政策】40万元。

184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申报时间】3-4月【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资金支持。

185数字乡村

【主管部门】网信办【申报时间】8-9 【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2000万。

186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申报时间】2-3 【申报主体】省政府 【激励政策】1.5 亿。

187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申报时间】3-4 【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2000万。

188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区域合作促进司【申报时间】3-4月【申报主体】县政府【激励政策】5000万。

189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 

【主管部门】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申报时间】7-8月【申报主体】行政村【激励政策】3000-5000万。

----------------------------------

注意:红蓝标为重点项目或提示,灰标为备选,此页内容受版权保护,不得网传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