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政策奖补2026申报指南,设施农业政策奖补2026申报指南 - 中国乡村振兴服务网(官网)
返回
中国乡村振兴服务网政策解读 • 正文

设施农业政策奖补2026申报指南

设施农业政策奖补2026申报指南

2024年,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做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项目谋划储备的通知》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将投入超千亿资金支持设施农业建设。

哪些项目可以申报?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如何提高申报成功率?本文将为设施农业园区投资者、运营者提供一份高度细化、可操作的奖补申报解决方案。

一、三大层级政策体系:

 1. 国家级政策

重点政策:

农业农村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

财政部《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国家发改委《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支持方向:

节能节水宜机化现代设施种植基地

高效集约化现代设施畜牧业

生态健康养殖现代设施渔业

粮食减损绿色仓储设施

资金额度:单个项目最高支持3000万元,补助比例不超过30%

2. 省级政策:

以山东省为例:

智能温室大棚项目:每亩最高补助8万元

畜禽标准化养殖场:最高补助200万元

水肥一体化项目:每亩补助1000

3. 市县政策:

各地市、县区通常配套出台相应政策,如:

土地租金补贴(前三年30-50%

基础设施配套(水电路网到项目红线)

贷款贴息(3-5个百分点)

税收返还(地方留存部分前三年全额返还)

二、项目备案与报批全流程详解

阶段一:项目前期准备(1-2个月)

第一步:项目选址与合规性审查

确保土地性质为设施农用地或建设用地

完成自然资源部门备案手续

获取设施农业用地备案通知书

第二步:项目可行性研究

编制详细可行性研究报告

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备案

获取节能审查意见

第三步:企业资质准备

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含农业相关内容

土地使用手续合法完备

近三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和环保处罚

阶段二:项目备案与审批(1个月)

备案所需材料清单:

项目备案申请表(当地发改委获取)

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土地使用证明文件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资金证明文件

环境影响登记表复印件

审批流程:
县区发改委受理现场踏勘部门联合会审出具备案证明

阶段三:奖补申报材料准备(核心环节)

必须准备的八大材料: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模板可私信获取)

项目实施方案及投资明细

相关合同及付款凭证

项目绩效目标表

企业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

带动就业和农民增收证明

技术先进性证明(专利、认证等)

园区规划及效果图

三、重点支持内容与资金标准

1. 设施种植类项目

支持内容:

节能型日光温室(每亩补助4-8万元)

塑料大棚(每亩补助0.8-1.5万元)

连栋温室(每亩补助10-20万元)

植物工厂(每平方米补助800-1500元)

技术要求:

装配化率不低于60%

配备水肥一体化系统

环境调控自动化率不低于50%

2. 冷链物流设施

支持内容:

预冷设施(投资额30%补助)

冷藏库(每立方米补助200-400元)

气调库(投资额30%补助)

冷链运输车辆(每台补助5-10万元)

容量要求:

冷藏库容量≥1000m³

预冷能力≥10/

3. 数字农业设施

支持内容:

农业物联网系统(投资额40%补助)

智能灌溉系统(每亩补助1200-2000元)

农业无人机(每台补助1-3万元)

ai病虫害识别系统(投资额50%补助)

性能要求:

数据采集点覆盖率≥80%

自动化控制率≥70%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一:土地手续不完善
解决方案:先申请设施农业用地备案,再同步准备申报材料

问题二:投资规模不足
解决方案:将相关设施打包申报,或联合周边园区共同申报

问题三:技术含量不够
解决方案:引入科研院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联合申报

问题四:资金证明不足
解决方案:提前与银行沟通,准备授信协议或贷款承诺函

问题五:绩效目标不明确
解决方案:参考同类项目设置合理的量化指标

五、2026年申报时间节点

国家级项目:

每年1-3月:项目储备阶段

4-6月:正式申报阶段

7-9月:评审公示阶段

10-12月:资金下达阶段

省级项目:

通常比国家级项目晚1-2个月

重点关注省农业农村厅网站通知

市县项目:

时间较为灵活,建议季度初咨询

六、设施农业用地新政

(一)、农业用地类型概述:

农业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根据《土地管理法》,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以下三类用地:

1. 永久基本农田
这是耕地的精华,受到最严格的保护。按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的活动。设施农业原则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

2. 一般耕地
指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设施农业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但需严格落实进出平衡原则,即在使用一般耕地从事设施农业活动前,需先补划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耕地。

3. 设施农业用地
具体指直接用于经营性畜禽养殖生产设施及附属设施用地;水产养殖生产设施及附属设施用地;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大棚、温室等设施用地。

(二)、设施农业用地新政策解读:

2024年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对原有政策进行了重要调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用地标准更加细化

种植类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的5%以内,最多不超过10

养殖类设施用地规模:根据养殖规模确定用地标准,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的15%以内

水产养殖类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的10%以内

2. 用地边界更加灵活
允许设施农业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实占补平衡,但需实行进出平衡。这一政策大大降低了设施农业的用地成本。

3. 审批程序简化
设施农业用地不再需要审批,改为备案制。经营者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用地协议后,向乡镇政府备案即可。

4. 监管更加严格
建立了备案+监管的制度,乡镇政府定期汇总备案情况并向县级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汇交。相关部门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擅自改变用途。

(三)、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一:如何判断土地是否为永久基本农田?
解决方案: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查询:

到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查询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

通过自然资源部门提供的在线查询平台(如"国土调查云"app)进行初步筛查

问题二:设施农业用地能否建设永久性建筑?
解决方案:严格禁止。设施农业用地只能建设单层、轻钢结构的生产设施和必要的管理用房。任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棚房"都是违规的。

问题三:种养结合项目如何确定用地标准?
解决方案:根据主要经营内容确定用地类型,并按相应标准执行。如种植为主、养殖为辅,按种植类设施用地标准执行;反之则按养殖类标准执行。

问题四:设施农业用地到期后如何处理?
解决方案:用地协议到期后,如需继续使用,应提前3个月重新签订协议并备案;如不再使用,须按复垦方案恢复土地原状并交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四)、不同设施农业类型的用地规范

1. 种植业设施用地

生产设施:温室、大棚、育苗室等

附属设施:看护房(单层,≤15m²)、农资农机具存放场所、场内道路等

限制要求:看护房必须为单层且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5平方米

2. 养殖业设施用地

生产设施:养殖圈舍、孵化厅、饲料配制场所等

附属设施:检验检疫、动物诊疗、粪污处置、生物安全隔离等设施

限制要求:距居民点、主要交通干线、其他养殖场有一定防疫距离

3. 水产养殖设施用地

生产设施:养殖池、孵化池、进排水渠道等

附属设施:看护管理房、饲料存放、尾水处理设施等

限制要求:不得使用地下水超采区、不得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