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地理贵州黎平2022年1月6日讯(通讯员 杨仁清 姚进忠)2021年9月,贵州黎平县德顺乡平甫村获批为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后,该乡高位推动,发挥资源优势和群众主体作用,聚焦试点村工作“推动力”、核心竞争力、发展可持续力方面持续发力,确保示范点建设取得成效。
强化高位推动,提升试点村工作“推动力”。一是党委主抓。该乡及时调整党政班子分工,由乡党委书记联系试点村,专职副书记协助抓,保障各项工作调度有力。制定下发试点村建设领导小组、指挥部等工作方案,强化党委领导、理顺管理机制,高位推动试点村建设。二是政府主推。制定示范试点村工作推进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项目跟进组、乡风文明组、环境整治组、乡村治理组等五个工作组,每个小组由1名党政班子成员任组长,明确人员责任,倒排工期,专班专人专抓试点建设。三是规划主导。聘请专业规划设计机构,多次深入调研,充分征求群众意愿,做好平甫村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工作方案、村庄规划、产业规划等编制,细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四大类八个版块子项目,计划投入各类资金754.2万元。
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试点村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抓好“两个”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林下养蜂产业和中药材产业,采取“统一蜂群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保底收购、统一品牌销售、统一收益分红”的“六统一”养殖模式,全乡蜂箱保有量达到8600箱,预计年产值410万元;盘活境内闲置资源,将原德顺纸厂林地委托村集体管理,整合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在该林地种植天麻4万平方米,同时,引导各村大户完成1000亩茯苓种植。二是提升“两个”重点品牌。从严整治滥砍滥伐林木行为,推进国储林收储工作,把森林保护纳入村规民约条款,以提升“国家森林乡村”品牌;严格执行传统村落建房审批制度,全程管控房屋建设风貌,做好村寨鼓楼、古井等文物保护,进一步提升“中国传统村落”品牌和颜值。三是挖掘“两种”特色文化。充分挖掘红色和民族文化,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整合资金200余万元,实施红军路维修1.5公里,新建凉亭2座,安装指示牌1套,新建旅游公厕2个,实施生态停车场项目、设计车位52个,打造“红军村”;挖掘传承吴氏祖宗节、对歌、“祭萨”等侗民族民俗文化,培育文化传承人2人,“名工匠”2人。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提升试点村发展可持续力。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中,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一是开展乡风文明行动。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完善村规民约,树立典型示范,留住乡愁乡韵,树立文明新风。2021年来,共召开群众动员会5次,规范酒席办理9次,表扬先进典型2人。二是开展环境整治行动。重点围绕车辆乱停、垃圾乱倒、污水乱排、黄土乱堆、柴草乱放、畜禽乱跑、广告乱贴、烟花爆竹乱放开展“八治”整治,加大改水、改灶、改厕、改圈“四改”力度。2021年以来,共完成改厕53户、猪牛圈改造26户、污水塘治理3个。三是开展乡村治理行动。加强基层治理,指导村级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对平甫村村域内山林田土实施严格的保护,严禁占用林地、耕地行为,严厉打击“两违”行为。与联通公司合作,利用“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契机,搭建“云视频监控平台”,把数字技术充分运用到政务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消防安全等领域,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2025-04-29
2025-04-27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