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策法规
  • 调研访谈
  • 聚焦三农
  • 专家智库
  • 论坛会展
  • 咨询服务
  • 网视联播
  • 产融联盟
  • 关于我们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什么是订单农业(定制农业)

    什么是订单农业(定制农业)

    发布时间:2025-10-24 06:19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服务网

    订单农业(定制农业),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农户、企业、合作社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购销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如农产品品种、数量、质量标准、收购价格、交货时间等),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的农业经营模式。其核心是“先找市场,再定生产”,打破了传统农业“先生产、后销售”的盲目性,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重要纽带。

    一、订单农业的要素

    1. 参与主体

    订单农业的运作涉及多方协同,常见主体包括:

    农户、家庭农场:生产端,按合同要求组织种植/养殖。

    龙头企业、合作社:中间纽带,负责提供技术指导、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并统一收购、销售。

    收购商、电商平台:需求端,如生鲜电商、连锁超市、食品加工厂等,直接对接消费市场或加工需求。

    政府、金融机构:保障端,提供政策支持(如补贴、监管)、信贷服务(如订单质押贷款),降低合作风险。

    2. 运作流程

    1)市场调研与订单签订: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如消费者偏好、加工需求)确定农产品品类、标准,与农户协商后签订合同。

    2)生产环节支持:企业通常会提供配套服务,如免费发放优质种苗、派技术人员指导种植、养殖技术、统一供应农资(避免农户买假肥假药)。

    3)标准化生产:农户按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如农药残留限值、果实大小、出栏体重)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达标。

    4)采收与收购:农产品成熟后,企业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价格上门收购,避免农户“采收后找不到买家”的困境。

    5) 后续销售、加工:企业将收购的农产品直接销往市场,或进行深加工(如将水果制成罐头、将粮食加工成面粉),提升附加值。

    二、订单农业的好处

    订单农业的本质是为农户“规避风险、稳定收益、降低成本”,具体可从以下5个方面体现:

    1. 稳定销售渠道,规避“卖难”风险

    传统农业中,农户常面临“丰收不增收”的困境——农产品成熟后需自行寻找买家,若市场供过于求、收购商压价,或因信息闭塞找不到销路,可能导致农产品腐烂变质,一年劳动白费。  

    而订单农业通过提前锁定销售对象,农户从“被动找市场”变为“主动按订单生产”,只要产品符合合同标准,就能100%被收购,彻底解决“卖不出去”的后顾之忧。例如:某苹果种植户与果汁加工厂签订订单,即使当年苹果市场价下跌,加工厂仍会按合同价收购,避免农户亏损。

    2. 锁定收购价格,保障收益稳定

    价格波动是农户面临的核心风险之一(如蔬菜、生猪价格常“大起大落”),订单农业的合同中会明确最低保护价或“随行就市+价格补贴”条款。

    3. 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盲目投入

    传统农户常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生产浪费:比如不清楚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种植面积、购买劣质农资,或因技术不足导致产量低、成本高。  订单农业会提供“一条龙服务”,帮农户降低成本:

    1)农资成本降低:企业统一采购种子、化肥、农药,以批量采购价供应给农户,比农户单独购买便宜10%-30%。  

    2) 技术成本降低:企业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如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减少因技术失误导致的减产(如避免因农药使用不当造成绝收)。  

    3) 资金成本降低:部分企业会提前垫付农资费用,或协助农户用“订单”向银行申请低息贷款,缓解农户“缺钱买农资”的困境。

    4. 推动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竞争力

    随着消费升级,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绿色、有机、无农残),但分散农户难以达到标准化要求,导致产品卖不上价。  

    订单农业通过明确质量标准,倒逼农户升级生产方式:企业会制定详细的生产规范(如“禁止使用高毒农药”“采摘前15天停止用药”),并派专人监督,帮助农户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  

    优质产品不仅能按合同顺利出售,还可能获得“优质优价”的额外收益(如合同约定“有机蔬菜比普通蔬菜收购价高1元/斤”),长期来看,农户的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口碑会显著提升。

    5. 减少市场信息差,降低决策难度

    农户往往缺乏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不知道“种什么赚钱、养什么好卖”,容易跟风生产(如去年大蒜涨价,今年全村种大蒜,导致供过于求、价格暴跌)。  

    订单农业中,企业作为“市场感知者”,会根据消费趋势(如“预制菜需求增长,需要更多优质土豆”“健身人群增多,高蛋白鸡肉需求上升”)确定订单品类,相当于为农户提供“精准市场导航”。农户只需按订单生产,无需花费精力研究市场,决策难度大幅降低,避免“跟风亏损”。

    三、订单农业的风险

    虽然订单农业优势显著,但农户在参与时需注意规避风险:

    1. 签订规范合同:务必与正规企业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品种、数量、价格、质量标准、违约赔偿等条款,避免“口头约定”(一旦企业违约,农户无法律依据维权)。  

    2. 选择靠谱合作方:优先选择有资质、口碑好的龙头企业或政府推荐的合作社,避免与“皮包公司”合作(防止企业拒收、压价或跑路)。  

    3. 确保自身履约能力:根据自身土地、资金、技术条件签订订单,避免盲目扩大规模(如自身只能种10亩地,却签订20亩地的订单,导致无法履约被索赔)。

    综上,订单农业本质是为农户搭建了“从田间到市场”的稳定桥梁,通过“订单”将市场需求与农户生产绑定,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出发,切实解决了农户“卖难、价低、成本高”的核心痛点,是助力农户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模式。


    [打印本文]标签:什么是订单农业

    友情链接

    中央党校 国家林草局 教育部 工信部 文旅部 国家中医局 特色小镇网 财政部 中宣部 科技部 生态环境部 乡村振兴局 自然资源部 中央网信办 国家发改委 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