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策法规
  • 调研访谈
  • 聚焦三农
  • 专家智库
  • 论坛会展
  • 咨询服务
  • 网视联播
  • 产融联盟
  • 关于我们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电商助农 >> “硒品入杭”,构建持续稳定的脱贫之路

    “硒品入杭”,构建持续稳定的脱贫之路

    发布时间:2022-01-02 07:48 来源:社会扶贫司

    一、实施农特产业提升四大行动,加强生产稳定供应链

    依托恩施的生态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杭州在资金、技术、人才和渠道方面的优势,通过扩规模、建园区、招企业、引技术,突出“绿色、有机、富硒”特色,提升恩施农特产品品质。一是实施种植(养殖)基地提升行动。杭州累计投入5亿多帮扶资金,在全州发展300余个规模化的种植(养殖)基地,形成了茶叶、道地中药材、高山果蔬、生态养殖四大规模农业。二是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行动。集聚产业发展要素,引进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创建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帮助提高全州农业现代化、科技化水平。三是实施农产品深加工提升行动。引进浙江阳田农业、浙江明康汇等农业龙头企业,投建抹茶、黑茶、油茶、土豆蛋白、中药材烘制等精深加工生产线,以及分级分拣、精细包装等生产车间,拉伸产业链,促进初级农产品向深加工农产品转变,提高产品价值。四是实施特色品牌培育行动。帮助恩施建立农产品标准,建成品控体系。通过杭州的茶博会、农博会等平台推介恩施区域公共品牌。

    二、不断织密线上线下两张网,构筑一体化销售链

    依托杭州“贸易之城、电商之都”的市场优势,拓宽销售渠道,不断织密“线上”“线下”两张网,帮助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市场。一是建成1+8+x线下销售体系。在杭州市区的世纪联华超市建成消费扶贫馆,在8个结对区各自建成一个恩施农特产品展销中心。通过“硒品五进”设置上百个销售点,建成1+8+x线下实体销售网络,全面打通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二是建成线上互联网营销体系。依托杭州“电商之都”的优势,引进淘宝、贝店、云集、网易严选等全国知名的电商企业,建成832平台、天猫供销馆、浙江政采云恩施扶贫馆等网络销售平台。开展电商人才培训、创建网红直播村、开展直播带货,发展“电商+合作社+农户”的直采直销模式,帮助恩施农特产品全面触网。

    三、六种模式引领全社会参与,畅通产销衔接渠道

    通过单位购销、结对助销、活动展销、商超直销、电商营销、基地定销等模式,优化流通模式,推动形成消费、流通、生产的良性循环,让恩施的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杭州市民餐桌。一是单位购销。充分利用政府采购政策,组织党政机关干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鼓励动员杭州的单位和工会优先采购恩施扶贫产品。二是商超直销。引导杭州的商场、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开设扶贫产品销售专区或专柜。采取点对点的方式,实现恩施农产品商场超市直供直销,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保障合作社和贫困户利润最大化。三是结对助销。把消费扶贫作为结对区县携手奔小康的重要内容。鼓励名誉村长和结对企业等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方式促进扶贫产品销售。四是基地订销。引导杭州的龙头企业与恩施当地的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签订基地订销协议,参与种植、加工、销售全过程,实现个性化生产、全程化运输、网络化销售、溯源化查看,实现“一条龙”服务,解决合作社和贫困户的后顾之忧。五是活动展销。组织恩施农特产品供应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到杭州参加茶博会、电博会、农博会等推广展销活动。在杭州开设直营直销店,举办消费扶贫展销活动,集中宣传、推介、销售恩施扶贫产品。杭州市定向发放恩施农产品特别消费券,扩大恩施 农产品在杭州市民中的影响大。六是电商营销。开展电商人才培训,创建网红直播村,发展“电商+合作社+农户”的直采直销模式。建成多个直播基地以及832平台、天猫供销馆、浙江政采云恩施扶贫馆等线上销售平台。通过“电商助农”系列活动帮助恩施农特产品全面触网。

    四、加强扶贫产品监管,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在恩施州组建州县两级的消费扶贫专班,由县(市)扶贫部门牵头,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供销社等相关部门配合,建立扶贫产品认定、统计检测、日常监管三项长效机制,确保扶贫产品质量合格、价格合理、带贫真实。

    [打印本文]标签:“硒品入杭”,构建持续稳定的脱贫之路

    友情链接

    中央党校 国家林草局 教育部 工信部 文旅部 国家中医局 特色小镇网 财政部 社科院 科技部 生态环境部 供销总社 玉阶基金会 中央网信办 国家发改委 农业农村部